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91.
新疆伊犁地区现代气候特征与300a来的干湿变化规律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叶玮  袁玉江 《中国沙漠》1999,19(2):97-103
在现代实测资料分析和利用树木年轮对伊犁地区314a降水重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历史资料在时间上的对比以及与中亚、中国东部和北疆地区小冰期以来气候变化模式在空间上的对比分析,发现300a来伊犁地区的气候变化不仅具有冷与湿、暖与干相对应的特点,而且偏干年出现的频率多于偏湿年。在气候的干湿波动中,湿润期变短,而干旱期相对增长,反映了该区300a来气候与北疆其它地区类似,在波动中存在着变干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2.
为阐明典型沙源区水库大气磷干、湿沉降的污染特征及其对水域磷素污染的贡献,为水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京蒙沙源区大河口水库库区为研究区,于2014年沿水库岸边布设12个大气沉降监测站点,采集干、湿沉降样品,测定干、湿沉降中总磷(TP)浓度,计算全年各月大气TP干、湿沉降通量和年入库TP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季节差异显著,全年各月TP干沉降通量变化范围为4.89~35.76 kg/(km~2·月),主要集中在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最大TP干沉降通量出现在春季风沙最为严重的4月;湿沉降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最大TP湿沉降通量出现在降雨量最大的8月,为28.88 kg/(km~2·月),且TP湿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2014年大气TP沉降入库污染负荷量为0.719 t,占同期滦河和吐力根河两条河流入库TP污染负荷比率为51.17%,成为影响和限制大河口水库磷营养盐水平的重要源项之一.  相似文献   
493.
植被类型及淹水带来的干湿交替过程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原状土柱模拟实验,模拟西洞庭湖水文节律变化对不同土壤—植被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植被—土壤类型(芦苇湿地、灰化苔草湿地和刚砍伐的杨树林湿地)在季节性淹水条件下的CO_2、CH_4和N_2O的排放通量变化,并探讨了在水位变化的情况下,不同植被—土壤类型对全球增温潜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芦苇湿地的CO_2排放通量均显著高于苔草和杨树林湿地;淹水过程导致3种植被类型覆盖湿地CO_2排放通量显著降低,甲烷排放通量升高,其中芦苇湿地CH_4排放通量升高显著,苔草和杨树林湿地CH_4排放通量升高不明显;水文变化及植被类型对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对全球增温潜势的贡献为:芦苇杨树林苔草,分别为16191.3、3405.6和1883.1 kg/hm~2.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洞庭湖湿地恢复过程中,不再人为增大芦苇湿地面积,将杨树林湿地恢复为苔草湿地,更有利于降低湿地恢复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494.
黄翀  张强  陈晓宏  肖名忠 《水文》2017,37(5):12-20
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皮尔逊相关和滑动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珠江流域做了气候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珠江流域不同分区年降水和干湿季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区域干湿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大西洋涛动(NAO)、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太平洋10年涛动(PDO)等主要气候因子的遥相关关系,探讨了珠江流域干湿变化的气候成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上述气候指标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湿变化影响的平稳性与差异性。除此之外,还研究了气候指标的冷暖期对基于6个月SPI值的珠江流域干湿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1)IOD、NAO和ENSO分别是导致珠江流域年降水、湿季降水和干季降水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对当年及下一年降水的影响是相反的。(2)珠江流域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与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气候指标(年降水与IOD,湿季降水与NAO,干季降水与ENSO),两者之间不同时期的滑动相关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前后相关一致性。(3)各气候指标对珠江流域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不太均匀。(4)不同位相下气候指标对珠江流域干湿状态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当处于各气候指标暖期时珠江流域出现湿润期的概率较冷期时更大且在空间分布上更均匀。  相似文献   
495.
Revealing the multi-scal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ought/flood patterns for the past millennium has been a hot spot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t has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the context of future climate warming. Based on publications on the peer-reviewed journals, here, w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the combinations between cold/warm periods and dry/wet spatial patterns at multi-scal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hina's dry/wet patterns in different cold and warm periods for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ensemble mean shows that the dry/wet patterns in eastern China in decadal or centennial warm periods are approximately "dry (South China)-wet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dry (Huanghuai Area)" from south to north, while in the relatively cold periods it mainly shows a "wet in east and dry in west" pattern. The climate changes from cold to warm usually lead to a drying trend in the Huanghuai Area, and a wetting trend in the Jiangnan area (especially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Hun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This shows that the "flood in south and drought in north" pattern in eastern China since the 1970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may be a re-occurrence of the ma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ld/warm climate and dry/wet patterns in China for the past millennium.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onger-scale cold and warm stages, the dry/wet pattern in China tend to be "dr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n western China; wet in southwestern,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and dry in southeastern China" in the Medieval Climate Anomaly, and an opposite pattern shows in the Little Ice Age. It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ties in the current climate reconstructions,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mechanism of dry/wet pattern responding to multi-scal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might be extremely complicated.  相似文献   
496.
利用多源气象数据资料,对2018年台风“温比亚”引发山东历史极端暴雨的环境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引起的前期强降水位于鲁南地区,主要为台风外围螺旋云系降水,19日白天至夜间是此次强降水主要时段,主要受台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引起的,强降水落区主要集中于台风倒槽附近。(2)副高稳定少动、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及低空急流的稳定维持是此次台风强降水的主要原因。(3)超低空急流相比低空急流对出现强降水更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其强度大小影响降水的强弱程度,且超低空(500 m以下)出现20 m?s-1以上的强风速对短时强降水有明显指示作用。低空急流指数对强降水出现特别是中小尺度强降水及雨强大小有一定预示作用。(4)特殊地形在此次台风暴雨中起了较大作用,地形的迎风坡效应在山地产生的强迫抬升作用及山脉阻挡引起的水汽在山前积聚等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触发湿对流是此次台风出现短时强降水的重要触发机制。(5)此次台风暴雨过程Q矢量散度负值的强弱对于未来6 h雨强大小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另外,此次台风特大暴雨与冷空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